查看原文
其他

(精华版)孙相云、戴翔|区域高质量一体化与出口技术含量提升

JJYGLY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4-02-05

❖ 自2022年5月18日起,《经济与管理研究》正式启用中国知网的“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投稿请前往:

https://jjyg.cbpt.cnki.net/

区域高质量一体化与出口技术含量提升

孙相云 戴翔

► 刊期:《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年第5期

► 作者简介:孙相云,烟台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戴翔,南京审计大学政治与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

本文在理论分析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影响出口技术含量的基础之上,选取长三角地区作为经验分析对象,基于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在长三角地区,融入区域一体化程度越高的城市不仅对提升其出口技术含量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对其他临近城市出口技术含量的提升也有显著促进作用,表现出积极的空间外溢效应。此结论在采取各种稳健性检验以及处理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2)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效应、竞争强化效应等作用机制对出口技术含量的提升产生显著影响。(3)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对出口技术含量提升的促进作用还受到诸如地区生产总值以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的调节,前者在直接效应和空间外溢效应中均发挥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而后者则对直接效应有负向调节作用,对空间外溢效应有正向调节作用。(4)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对出口技术含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在中小城市中更为显著。本文从区域高质量一体化视角,为理解依托本土市场培育竞争新优势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于加快建成国内统一大市场进而重塑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具有政策含义。

关键词

内循环;长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一体化指数;出口;出口技术含量;高质量发展

一、问题提出

当前,中国开放发展面临着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经济全球化遭遇了一定程度的逆风逆流,以美国发起的对外经贸摩擦不仅对中美经贸关系带来了严重伤害,还波及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叠加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经济全球化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不仅面临重构问题,而且还面临断裂风险。从国内环境看,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无论是在经济总量还是产业规模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在位规模优势,当然,与之相伴随的则是人口红利等传统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受国际国内因素双重变化的叠加影响,中国开放发展亟待改变以往依托初级要素形成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以及高度依赖“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传统模式,需要形成新发展格局以重塑竞争新优势。

无疑,影响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因素众多且复杂,既有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的,也有企业层面的,既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也会受到国内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还有规则、制度等方面的作用。衡量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竞争能力和优势,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和角度进行观察,其中,出口技术含量无疑是重要的度量指标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出口技术含量不仅反映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问题,而且还反映一国开放发展的质量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问题。更确切地说,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工中,出口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无疑意味着一国处于更高和更加有力的分工地位,意味着能够获取更好的开放效益,实现更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当然,也意味着竞争优势的转变。基于此,从区域一体化角度探讨出口技术含量的影响因素,对于理解竞争新优势重塑及其对策思路的探寻,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文献综述

自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概念提出以来,社会各界对此给予了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学术界对相关问题也进行了大量探讨,并形成了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主要是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现有的理论研究主要聚焦于中国是否具备发挥超大本土市场规模优势的基础条件、畅通国内大循环还存在哪些问题、畅通国内大循环如何有助于提升开放发展水平以及如何更好地畅通国内大循环等问题。比如,关于本土市场规模方面,现有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有着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因此,已经具有发挥超大市场规模优势的基础条件。关于畅通国内大循环还存在哪些问题,学者们从不同侧面进行了广泛探讨,比如有学者主要从要素市场存在的问题,包括要素市场自由、有序流动还存在着很多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约束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有学者从消费需求不足等角度分析了制约国内大循环畅通的堵点问题,还有学者从区域发展不协调、产业链分工格局布局不合理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针对畅通国内大循环如何有助于提升开放发展水平,目前的研究除了借鉴传统的母市场效应理论外,还有学者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征事实出发,认为本土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全球价值链不同增长环节和阶段的区域重新布局和调整有着重要诱发作用,尤其是本土市场规模越大,对高端环节和阶段的区域转移越能形成诱发力,从而对一国或者地区重塑竞争新优势有重要作用。针对如何更好地畅通国内大循环,已有研究主要从完善要素分配机制、加快要素市场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产业链分工格局的优化配置等不同层面和角度,贡献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此外,也有学者认识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本质特征,因此,现有研究中也有部分成果从如何实施高水平开放的角度探讨和分析了其对畅通国内大循环以及进一步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影响。综上可见,现有研究为理解相关问题提供了有益启发和借鉴意义,但就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作为畅通国内大循环先行区的区域高质量一体化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出口技术含量,进而影响竞争新优势重塑问题,目前还缺乏研究。

鉴于此,本文尝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高质量区域一体化对出口技术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可能贡献主要包括:第一,研究视角上的创新。考虑到区域高质量一体化是实现内循环畅通的先行区,为此,本文以高质量一体化为视角,选取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长三角地区进行分析。第二,研究内容上的创新。本文可能是首篇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影响出口技术含量的文献。本文不仅力图回答高质量一体化对出口技术含量是否具有显著影响,而且还力图揭示高质量一体化对出口技术含量影响的作用机制。第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本文将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区域内各城市的一体化融入状况是否对出口技术含量产生外溢效应进行经验分析。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循环的根本意义上看,就是要打通区域内各地区、各市场的壁垒,使各地区在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建立起互联互通的网络,而区域一体化显然在上述几个方面具有先行作用。正是基于这一意义,本文认为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对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积极作用。在理论分析基础之上,进一步选取中国开放型经济最为发达且一体化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长三角地区为分析对象,实证检验了理论分析中形成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显示:

第一,某一城市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程度越深,不仅对于提升该地区的出口技术含量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且会对临近地区出口技术含量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外溢效应。

第二,区域高质量一体化程度的提升对出口技术含量提升起到的促进作用乃至产生的积极空间外溢效应,主要通过节约成本、促进技术进步、发挥规模经济以及加强区域竞争等四个方面的机制而发挥作用。

第三,以地区生产总值为表征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对一体化发展影响出口技术含量的直接效应和空间外溢效应均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表征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对一体化发展影响出口技术含量的直接效应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而对空间外溢效应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

第四,无论是直接效应还是空间外溢效应,一体化发展程度对出口技术含量的促进作用在中小城市中都更为显著,而大城市融入一体化发展程度对自身及其他大城市出口技术含量的提高的作用效果都不显著。

第五,中小城市与其他城市融入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可以通过空间外溢效应提高大城市出口技术含量,而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空间外溢效应不显著

本文研究不仅为进一步深化认识依托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高出口技术含量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研究结论也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首先,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对培育竞争新优势至关重要。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已经成为新阶段中国开放发展模式战略转型的重要选择。而推动构建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首先就是要以促进国内大循环为主,发挥超大本土市场规模优势,内生地培育出参与全球分工的竞争新优势。毋庸置疑,中国的经济体量目前已经具有一定的在位规模优势,正是构建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基础。但与此同时,不得不承认的是,统计意义上的体量优势只是潜在的规模优势,并不等于现实或者说真实的实际可用的规模优势。尤其是考虑到诸如地方保护、诸侯经济等问题的存在,真正可用的有效市场规模还不是很大。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对于提高出口技术含量具有重要作用,而出口技术含量的提高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竞争新优势的重塑,因此,破除体制机制等约束,破除市场分割尽快实现国内大市场的统一,对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培育和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考虑到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等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特征,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可以考虑以区域高质量一体化为先行路径。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应该说其中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这其中既有主观问题,也有客观因素,既有地方保护的干扰,也有地缘因素等作用。因此,考虑到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以及解决问题可能并非一蹴而就,那么在推动形成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进程中,不妨选择在区位上具有临近优势、经济发展上具有阶段相似性等某些已经初步具备条件的区域,比如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等,率先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让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在区域内进行先试先行。这种做法的好处不仅在于能够为其他地区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而且一旦各区域实现了高质量一体化,那么区域与区域之间再实现扩大“对内开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建设,就会水到渠成。如此,便能够从根本上夯实提高出口技术含量的本土市场规模基础,从而内生地培育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再次,依托区域高质量一体化提高出口技术含量,要充分关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

中小城市虽然在经济上相对落后但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既可以成为供给市场又可以成为需求市场。在国内大循环的发展中,重点在于循环畅通,这不仅是大城市之间的畅通,也包括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中小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畅通。相比较而言,从前文的研究结论中也可以发现,扩大中小城市的一体化程度可以更大幅度地促进一体化对出口技术含量的提高作用及其空间外溢效应,并且中小城市对大城市的空间外溢效应强于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空间外溢效应,因此在关注大城市的引领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关注中小城市的加速循环作用。

最后,在以区域高质量一体化作为探索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从而夯实扩大内需战略的客观基础、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实践道路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体制机制的安排和优化等问题。

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着空间外溢效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在这种空间外溢中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并且受到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从受益角度看,由于外溢可能存在的各种差异导致不同城市在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进程中的积极性也不同。对此应予以充分考虑,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过程应在体制机制安排方面兼顾各方利益或者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如此才能更加顺利地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的建设和发展。当然,在此过程中如何协调和兼顾各方利益,作出最优的体制机制安排,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全文刊发在《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年第5期17—41页。)

往期回顾

经济与管理研究

微信号 : REM_JJYGLYJ

投稿网址:https://jjyg.cbpt.cnki.net/

版权所有,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RCCSE核心期刊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精华版)孙相云、戴翔|区域高质量一体化与出口技术含量提升

JJYGLYJ 经济与管理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