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目录|《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12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世界宗教研究 社科期刊网
2024-09-04

点击封面 参与订购活动

投稿邮箱:sjzjyj@cass.org.cn


1979年创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的宗教学专业学术刊物,迄今已有40余年历史。本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以本土化与国际化为抓手,兼顾国外与国内宗教研究,理论与现实研究并重。本刊辟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研究”“专稿”“专题研究”“书评”“综述”等特色栏目。




 目  录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马克思如何理解关于上帝存在的实用主义论证

文学平


有神论的实用主义论证诉诸至关重要的种种好处来证明相信上帝存在的合理性。这种论证可分为两类:一是依赖于真理的实用主义论证;二是独立于真理的实用主义论证。对于前者,马克思的反驳是:上帝是人们经验世界中异己力量在头脑中幻想的反映,上帝存在的概率是零,相信上帝存在不可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对于后者而言,马克思承认相信上帝存在可以制造虚幻幸福的假象,但这会阻碍人们对现实幸福的追求。虽然实用主义论证不能证成上帝存在信念的合理性,但这绝不等于说宗教信仰在根本上是没有任何价值的,马克思认为宗教的真正实用之处在于它是“以间接地方式承认人”。

关键词:依赖于真理的实用主义论证 独立于真理的实用主义论证 异化 虚幻的幸福 承认人的间接方式

作者:文学平,哲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题研究

信关:罗汝芳的本体工夫与生生信仰

张星


阳明学者罗汝芳特别提出“学问须过信关”,认为在日常的道德践履中,“直信”每个良知呈现的“当下”,是助成学者激发良知力量、体悟良知的“本体工夫”。这一正面直达工夫反映出儒者对“仁体生生不已”的超越信仰和对成圣历程的深刻体认。“信关”所透显的工夫与信仰双重内涵,揭示了儒者以能信的主体生命融贯本体工夫、生生信仰与存在境界的独特理路,深化了中晚明的三教合一论。这不但可以回应罗汝芳之学由于缺乏工夫轨格而引发的争议,进而完善心学传统中信、悟本体的理论与工夫实践;而且能呈现出儒家信仰区别于佛、耶诸教,由主体性通向神圣性、由道德实践展开宗教精神的超越面向。

关键词:罗汝芳 信关 本体工夫 生生信仰 致良知

作者:张星,哲学博士,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讲师。



“宏长儒教,化民成俗”

——唐代庙学功能之面相

张宏斌


孔子庙与教学制度的合一奠基于唐初,起转承合,兴衰荣辱基本上与大事件“安史之乱”相始终,所不同的是二者相偕的是时段,而相悖的是内核;换言之,晚唐堕败后的国家制度,尤其是祭祀与教学制度式微不收,反而使得庙学独立任重,秀出传统教育之外。而整体考量前后期的情况,唐代庙学除却循规既定范式教育,以及补足、填充官方教育短板、缺失之外,对于儒教的弘化,以及在化民成俗的随方设教的层面上始终是一致的,尤其是在砥砺士风、收拾人心方面功莫大焉。

关键词:庙学 儒教 功能性 教化

作者:张宏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契理契机”的概念史考索

宣方


本文对“契理契机”做了简要的概念史考察。首先考索了这一概念的形成史,指出其起源于对sūtra中文译名“契经”一词的解释,其观念在东晋末年已有之;然后考察自南北朝至唐代理机共存、理机对举、最后形成“契理契机”这个词汇的过程,指出它与华严宗的释经学传统有密切关系,并随着华严教义的推展而趋于流行。本文进而勾勒了这一概念的推展史。宋代禅宗将这一概念从释经学拓展到教学法领域,明代佛教则在这两个领域都进一步扩展、泛化,释经学领域的应用从契经扩展到三藏乃至泛化到中国传统典籍,禅宗教学法领域的应用范围则从古德扩展到同时代名德。本文最后考察了这一概念在现代佛教著述中的不同诠释和应用。

关键词:契经 契理契机 概念史 释经学 教学法

作者:宣方,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教授。



援虎入道:佛道之间的隐士郭文及其驯虎故事

范云飞


印欧民间故事“感恩的动物”类型经佛教传入中国,并衍生出郭文驯虎故事这一中国本土版本。道教徒将这个故事纳入唐宋时代的仙传书写中,郭文的形象从山林苦修者变为道教型隐士,又变为道教仙人。虎从感恩的动物、被降伏的猛兽变为仙侣。中古时代的道教徒为郭文驯虎故事注入道教的自然观念、修行法门、政教内涵,把郭文塑造成道教版的“伏虎罗汉”。这一中古时代动物文化史中佛、道二教的交互过程可总结为“援虎入道”。郭文之所以被选为“援虎入道”的主角,是因为其在东晋南朝乃至唐宋时代的知识世界、民间社会中地位很高。一般认为道教动物文化史中的虎是符号化、工具化的形象,隐士郭文及其驯虎故事可以改变这一认识。

关键词:道教 佛教 驯虎 郭文 隐士

作者:范云飞,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讲师。



从宗教符号到吉祥图案:试论太极图与喜旋的形成与互通

苞璐尔


黑白阴阳双鱼太极图是道教的主要标志,流传至今已成为传统吉祥纹样。喜旋则是藏传佛教常见符号,不同于太极图分为阴阳两极,喜旋分别有二极、三极或四极形式,与雍仲卐字符有一定关联,作为藏传佛教图像符号出现于莲花、交杵金刚与法轮中心等图像组合中。在内蒙古藏传佛教寺院中喜旋图案也很常见,而在一些图像组合中喜旋被太极图所替代,这不由使人产生疑惑:太极图与喜旋有何关联?为何会产生替代关系?本文梳理太极图的发展脉络以及早期佛教文本与图像中的喜旋,并阐释太极图与喜旋从宗教文化符号演变为吉祥图案的过程中,二者在汉、藏、蒙古等民族视觉形象及思想观念上的交融如何推动中华民族共同视觉符号的趋同。

关键词:太极图 喜旋 宗教符号 吉祥图案 装饰性

作者:苞璐尔,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后。



有关江苏道教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孙亦平


江苏道教具有历史悠久、名道辈出、著述甚丰、道派众多、信众广泛、道观林立、文化品味高等特点,其中茅山道教作为江苏道教的象征在中国道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江苏道教研究应当是江南文脉中“历史”与“地域”的一种具体而动态的结合,需要通过文本解读与田野调查等方法搜集资料。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只有通过微观个案研究将对文献资料的考量与实存的江苏道教统筹兼顾地串联起来,跳出单纯的文本解读的研究模式,通过“寓论断于叙事”,才能把对人物、事件、道派和道书的研究展现出来,以全域思维的思考达到从宏观整体上勾勒出江苏道教文化史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江苏道教文化 江南文脉 历史与地域 地方道教史

作者:孙亦平,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泰山无字碑新见题刻考

——兼述其与敦煌遗书《大云经疏》之联系

周郢


笔者近日利用投光显影技术对泰山无字碑进行考察,映照出两则题记及其他部分残字,多未见前人著录。其中马元贞投龙题记,为武则天代唐敕遣道士行道泰山的纪录;而石面上“帝”“极”“震”“乾”等字,与敦煌遗书《大云经疏》颇多关合之处。这两则题神记均反映了武则天利用泰山神道,宣扬其正统性与合法性的历史隐秘。

关键词:泰山 无字碑 武则天 马元贞 大云经疏

作者:周郢,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教授。



价值累加与叠合秩序

——乡村传统宗教与当代乡村振兴的资源整合

赵翠翠


乡村传统宗教内含丰富的有益于促进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道德伦理与价值规范,但由于其实践方式及其传承所展现的仪式性私人化特征等,致使乡村传统宗教文化在其社会性与公共性作用的发挥方面颇受局限,同时亦强化了农民行动逻辑的依附性与私人性,此可谓后集体化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文化建设及其资源整合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充分发挥与整合农村社会包括乡村传统宗教信仰在内的优秀文化资源,促成当代农民行动逻辑从“无公德的个人”转为“有集体理念的新农民”,继而重建乡村不同社会价值之间的正向累加,乃至公共文化及其叠合型公共秩序,对于当前乡村振兴而言至关重要。

关键词:乡村传统宗教 价值累加 叠合秩序 乡村振兴

作者:赵翠翠,法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学会宗教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八福神学”:探索构建中国化的基督教神学思想体系

利百加


基督教中国化,是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基督教健康传承的本质要求。福建教会提出关于构建“八福神学”思想体系的设想。“八福神学”建立在丰厚的基督教教理教义思想和中华传统福文化基础之上,具备十分深刻的意涵。将基督教核心教义中上帝对于人的恩典和赐福在中国语境中进行延伸,以“八福神学”为探索路向,对进一步巩固爱国统一战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积聚磅礴伟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福 福文化 八福神学 基督教中国化

作者:利百加,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硕士研究生。



论罗伯特·格罗塞斯特光的思想的历史价值兼及实验科学方法论起源问题

宋旭红


在基于现代观念的西方科学史和思想史书写中,13世纪英国学者、林肯主教和牛津大学首任行政长官罗伯特·格罗塞斯特的地位长期以来被低估。本文将格罗塞斯特光的思想置入欧洲古典和中世纪思想向现代发展的历史语境中,详解其理论渊源、时代特征、核心观点和思想方法等,从而尝试证明:格氏光的思想不仅成功综合了诸种古典及中世纪光的思想遗产、借助光兼具形而上学性与物理性的特质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古典世界观“二元分离”的难题,而且他为实现这一综合所主张的实验性与数学化并重的研究方法也为后世实验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格罗塞斯特光的思想在中世纪盛期亚里士多德主义遭到天主教强力打压之际率先给出了调和统一的方案,客观上为新兴的自然科学研究在基督教世界观体系中争得一席之地,为后者最终通向现代之路奠定基石。

关键词:罗伯特·格罗塞斯特 光的形而上学 数学物理学 实验科学方法 《创世六日》

作者:宋旭红,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传承、形塑与式微:

伊斯兰医学在近代早期奥斯曼帝国的嬗变

王鹤年 王新刚


15-18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完善了医学培训体系、扩充了医学机构、健全了医疗制度、培养了医学人才并吸纳了多元医学思想。伊斯兰医学在帝国历经传承、发展和改造,呈现本土化、奥斯曼化和世俗化转型,医疗行政体系、机构和行医组织经历了专业化、等级化、制度化和官僚化变迁,也步入固化、僵化与边缘化时期。伊斯兰医学在此阶段的发展复杂多样,不能以衰落一言蔽之,它涵盖科技、民族、文化、教育、习惯、语言、权力等层面,是特定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中的具体呈现。伊斯兰医学思想理念被多元族群、宗教、文化的内部环境和与欧洲等地医学交流的外部环境所形塑,经历了多元交织、动态融合的渐变过程,整体相较于早期伊斯兰医学更加开放和丰富。奥斯曼帝国的官僚制度体系、医学组织模式、医疗资源分配状况、社会文化政策、民族宗教构成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伊斯兰医学 奥斯曼帝国 医学互鉴 医学机构 医疗文化

作者:王鹤年,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王新刚,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书评


缕析周代信仰变迁追溯传统文化之源

——《周代的信仰:天、帝、祖先》评介

张磊 田率(126)




编辑:乐乐

审核:振华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学术期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社科期刊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